不同凡響的鬆身養身課程,已開辦行坐護膝養身以及鬆柔結構養身八段錦,歡迎報名學習。
歡迎你來參加"鬆柔結構養身八段錦"
你還在猶豫嗎?
聽聽上課學員怎麼說...
*本館舉辦之課程皆為「健康促進」或「武術防身」, 並非醫療手段, 亦不涉及醫療行為, 若您有身體不適, 請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第一期學員心得分享
我是個門外漢,以前也做過不少運動,或看長輩、親友練的太極拳、八段錦,但大多數都侑於外形,只看口訣及模仿招式。
上過老師的第一堂課,就對老師一再耳提面命的「唯有思維轉變,才能改變行爲」這句話深有所感!
在老師的每一堂課中,都是貫徹「以身深伸展,鞏固循環與結構」。雖然我一直還做得不到位,還在不斷學習調整中,但透過「調整站姿~身正頸直、膝曲不直、直落湧泉」,及每個練習「以指帶領、眼隨手動」,每次練習時,都能感受到心態平和寧靜,別開雜念,有熱氣在隨著指領湧動。
在正氣凜然老師的帶領下,這個班級充滿正念與友善互助氛圍,老師與助教及學員們都願不厭其煩地爲我釋疑,帶我修正,真是很感謝 @碧兒 老師及 @Jim 鈞仁 讓我認識這個課程,有幸在老師門下學習,也衷心感謝所有同班的學員們(善良又富有智慧的 @傅蓉音 、仁心仁術的 @何啟明 醫師、溫柔有耐心的 @君君(Janet) 還有許多友善但我還名字叫不熟的同學們…..)能有 @儒 老師引導內外合一正確功法、有細心的 @鄭伯俞 @Hubert 助教幫助我們練習調整,還有同學們共同求好的意志,真的很幸運!
第一期學員心得分享
課後,我開始有意識地調整日常的坐姿與站姿:保持身體正直、頸項挺立,雙膝微曲,讓全身自然放鬆。
這對平日習慣用力的我而言,是不同的認知——逐漸體會不用力的生活之道。
第一期學員心得分享
如是我聞….
早期聽聞長輩說過太極中動作「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
這次參與八段錦的學習,透過老師課堂上的說明,才懂得如何分辨身體正確的鬆柔、結構翻轉與鞏固中軸養身。
老師的八段錦是以八段錦為載體來操作肌肉被動以及鬆柔鎖定中軸的方式以作為養身的媒介,
功法從身體裡的肌理帶動到外在的翻轉練習,完全的讓我知道過度使用錯誤姿勢與蠻力會如何傷害自身。
而站姿是本體中軸重點,正確修正後反而讓職業傷害的沾黏處ㄧ一浮現,
唯一解決方法就是下課回家認真練功,我痛我練啊!
學習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但我是為了生活的輕鬆美好。一起努力
第一期學員心得分享
今天下課時,老師要同學們寫學習心得。
我今天要傳達的訊息是:我從上課中得到的回饋。
我進「宗岳門」是經碧兒的強力推薦 ,而我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來上課的。
「鬆柔結構養生八段錦」第一階段中的第一式是「雙手托天理三焦」,第六式是「雙手攀足固腎腰」。上課時和課程結束後,我每天都會練習,讓我非常欣喜的是「糾纏我將近10年的腿疾」,目前已能讓我和沒腿疾時走路一樣順暢,之前擔心要坐輪椅的疑慮一掃而空。
我腿疾開始是「突然間無法走路」,我去做了針灸,中醫說我「坐骨神經痛」,之後又得「腳底筋膜炎」,睡覺時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無法好好入眠。 更離譜的是,這一年來,坐一段時間後,站起來時,左腿中間的筋,從大腿到小腿整個酸痛起來,走路還一跛一拐的。我想我餘生可能要坐輪椅了! 所以我很勤快走路,但這症狀還是持續並未得到很好的改善。之後去照X光,發現是脊椎骨歪掉和坐骨舊傷引起的疼痛。
在此我非常感謝碧兒的推薦和李老師和助教們細心和耐心的教導, 讓我認識了不同的八段錦, 也治好了我沉痾已久的腿疾。
1.循環要好;放鬆肌肉
2.結構要好:鬆柔鎖定
希望我親身的經歷能讓更多人來加入此課程,讓自己找回健康的身體,輕鬆過日子。
重要的是,我已70有5歲了,還能找回自己的健康,所以年齡不是問題,只要願意改變自己的思維並實踐在生活裡,「宗岳門」就能幫大家找回健康。
再次感謝「宗岳門」讓我找回了健康!(smile)
我要補充另一個重點,「鬆柔結構養身八段錦」能修復我們經年累月來工作上在肌肉和結構上的傷害回復正常,我初階並非全懂,但我還是做,就有此效果!要是全懂了!那健康的活到120就沒問題了!
宗岳門的觀點和大自然合而為一,大地鬆軟,萬物長好,這就是循環好!支撐物就是它的好結構,讓它長的更久,能進「宗岳門」是一種福報。
*本館舉辦之課程皆為「健康促進」或「武術防身」, 並非醫療手段, 亦不涉及醫療行為, 若您有身體不適, 請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第一期學員心得分享
一直在找轉折點時,卡在膝蓋,總覺得無法貫穿,希望至少到小腿吧⋯⋯因為不確定,很難自己分辨是用力、還是正在克服中,感受上是覺得太久了⋯⋯這ㄧ天在教室裡,問了李老師這膝蓋的問題~
邊自己做身正頸直、膝曲不直、自然落湧泉,老師一邊看,也再幫助我調整,找到膝蓋內側的肌肉有偷偷用力,這個點因爲老師幫忙調,它顯化才明顯,這下就把身體的疑惑給解開了,我也覺得又全開了一層~開心啦,又是神奇的一刻!
有趣的是,當解開後,走到外頭(就幾個步伐的時間距離),我正當再做一次,想感受那個點,練習跨過它~結果它不見了⋯⋯當我說不見時,老師說:那就是代償;老師說很少有機會能這麼快體驗到。
這經驗不常有。它真的不見了,像是完全過了關卡。於是這篇文字就出現了⋯哈哈😄⋯⋯謝謝李老師給的功課!
現在八段錦是進入第二階段的課程,同時也再上第二次的行與走養生課,因為「那個不見了」的發生,練八段錦,有比以往安靜也安定。上越多次課,越覺得對身體的無明越多~我想常常專心練習,是面對無明唯一最好解套的方式;也ㄧ定要有對的老師提點,好走的遠。
行與走和八段錦就像是山與水或陸地和海洋,它們是一個整體~這樣說像是教課書~要找到對的人學,太重要了‼️
兩種課程前後上或是同時進行,我體驗到,身體的主觀感受,是可以轉化成客觀的狀態⋯我更喜歡後者!
😇再次謝謝李老師的團隊!
😇謝謝碧兒老朋友的介紹!
😇謝謝自己,也謝謝同學們,能讓這一切發生!
祝福大家有~
不用力又鬆柔鎖定
身正頸直、膝曲不直、自然落湧泉的健康體態!
學員~傅蓉音
2024/3/15
第一期學員心得分享
本身是主要從事電腦作業,幾乎每天都是久坐於辦公桌前,漸漸地肩膀與頸部開始出現持續性的不適與緊繃感,造成身體上半身基本是呈現僵硬,讓我即使休息,也很難真正放鬆下來,直到接觸「養身八段錦」課程,才開始有了明顯的轉變。
剛開始上課時,其實我對這種傳統養生功法並沒有太多的了解,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參加,但在一次次跟著老師課程,以及助教和鈞仁分享關鍵要點練習之後,搭配基本功法「調整站姿、身正頸直、膝曲不直、直落湧泉」,也開始逐漸感受到八段錦動作是能夠讓身體與呼吸之間有完美的協調,原本緊繃的肩頸部位,也開始慢慢能夠放鬆,甚至原本因運動造成的手臂連接到背部內側筋錯位造成酸痛,也靠老師獨家壓住某穴道秘招和練習課程不同姿勢也有明顯改善。
更重要的是,一開始還覺得動作很簡單,課程到下半部難度也逐漸提高,越做越發現身體其實是可以不用一直出力自己是能放鬆的,甚至能找出問題點,這些是過去沒有意識到,透過每次課程和練習,才逐漸開始學會能夠與自己身體對話,理解哪些部位是常年累積下來的壓力、疲勞和肌肉傷害,進而有意識地去釋放它們,最有印象是練習時能在完全放鬆下,手能感覺有一股氣流順勢抬起。
這門課讓我體會到,不需要到健身房器材或特別劇烈的運動,透過八段錦的溫動作和正確觀念,一樣能夠達到放鬆、舒展和活動筋骨養身效果。
第一期學員心得分享
Dear all,
我是走路課第一期的學員~小凡
上來分享自己的印證~這套功法確實好用! 有此機緣來學習的人,請務必學起來傍身。當真受益無窮啊~
緣起
起初是老師借我的手做抬手動作,當下感覺竟有如水泥柱那麼重;
換我抬老師的手時,卻感覺輕如鴻毛,像空掉一樣。對照之下,我立馬就決定報名來上課。
過程
1. 在上了2堂課之後,只是改變觀念和認真練習,我的手就有別於水泥柱,變得較之前輕了!
2. 我每日的工作多半是坐著,要徒手完成很多手工的陶藝工序。
上過課才知道光是工作時的姿勢不當就造成很多的傷害,如上身左旋,盆骨右旋,久坐傷腰椎…等等。
後來依照老師所教的~調整了椅子的高度,也把工作區域相對可以改善的都調整過。
至少先避免受傷,再學習正確使用身體的方法!
3. 上了一期走路課之後,自覺並沒有掌握到老師所示範的行走。
於是又再上第二期,才終於覺得自己可以上路行走看看!
印證
我每天持續的練習走路,並安排了去日本走四國遍路(徒步環島1200km)。
全程45天,用老師教的走路方法,行走起來(尤其上下階梯)相對輕鬆。
在路上遇到同樣徒步的人多半都會脚痛或起水泡;而我並沒有,就連脚踝的舊疾復發時,都靠著一步一步落湧泉的走法逐步調合回來而能持續往前走。
以前下山膝蓋總是會痛,這次完全不會痛還很輕巧快速的下了山!
走這一趟路,親自驗證了這套功法的實用。
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學會正確的走,大大提升了自己行動的能力!不會因為年老體衰而受限。
從開始上課至今,我的身體改變非常多,她愈來愈鬆,生活上也愈來愈省力。
附記: 學習八段錦的心得.
繼走路課之後,我加入了八段錦課程的學習。
明天就是初階的最後一堂總複習課了~
回顧學習過程中的体悟和身體變化,
讓我更加確認:
1. 走路課是很重要的基礎也是核心所在。
站對了(身正頸直,膝曲不直,直落湧泉)後面的身體轉變才有無限的可能…
2. 結構是找出來的,在持續的功法練習中,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結構力就在身體上顯現而你會愈來愈輕鬆省力
3. 中軸是核心,是重中之重。
學過八段錦,你的走路就進階了!
因為你走路時會體察到中軸,身體隨順伸轉
透過八個功法的練習,維持穩固強化了中軸
身體的各個組成(皮膜肉筋骨)也會有更細的微調…反饋回走路的結構
如此循序漸進,只會愈來愈健康有活力
Dear all,
身體其實比我們以為的(大腦)聰慧多了! 只是從小到大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使用?
今生有幸遇到李老師願意承擔這個任務而我們又何其幸有此機緣來學習
真心希望大家不要錯失良機啊~
為自己的生命,為好好生活而行動吧!
祝福大家 學有所成~~健康喜悦
第一期學員心得分享
團練班的心得 / 團練班的好處
1、當自己比較熟悉八段錦的八種基本動作(雖然做的不對,但已經有了粗型)後,老師依續修正每位學員所犯的共同錯誤和個別的盲點,同學更能精準地掌握要點練習
2、老師再次複習動作時,在每個動作的細節上更深入更仔細的剖析,讓學員更加清楚掌握要領,尤其當老師一一個別修正動作時收穫最大,因為身體更清楚感受到身體變化
在自己的部分,心靜做練習時,能深入思考之前自己解讀的錯誤訊息和遺漏沒有接收到的訊息,進而修正改進動作而反復練習,收益彰顯!
3、因為要繼續參加團練,因此不敢偷懶或藉口放棄自我練習,自然而然養成練八段錦的習慣,又因為嚐到身體改善後的甜美回饋之故,更是勤加練習
非常感謝老師們費盡心思想破頭腦,用最能讓我們理解的方式,來掌握八段錦的精髓,達到同學們真正養生的目的
也建議學弟妹結束二階段的課程之後,再接再厲參加團練班,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第一期學員心得分享
分享一下這週心得,託八段錦初階二班的福,老師在團練班有機會重新再說一次眼神中定,重新學習的過程我才體會到眼神中定那麼厲害。
老師在前幾週提醒過我的頸椎轉折有點大,我自己也感覺到頸部的不適,我們在用電腦和手機的時候,常常在不知不覺中用錯誤的姿勢過久導致頸部的肌肉頸椎牽拉。
經過課堂上的練習後,除了頸部覺得比較輕鬆,甚至感覺到全身的張力平衡都重新排列了,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都鬆開了,猴縮前伸的動作可以做得更完整。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以「搖頭擺尾去心火」做文章,(panic)~搖頭又有向左搖頭和向右搖頭,兩個方向操作此式。
「擺尾」以(微擰滚移)的動作,擠壓龍門(尾椎)引動而自然的移身。
這一式,身體要由上而下的依序轉動,使龍骨的每一椎每一個關節,都要牽動到,在練習中,不管是向左或向右搖頭,皆要用(眼神牽引)令頭來轉頸。
自己在練習中,感受到脖頸因為眼神的牽引,可以放鬆肩及頸的壓力,從頸到腰的龍骨關節,有一定程度的牽動。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八段錦的時候,我只是單純地模仿老師的動作——手抬起來、腳放下去,看似簡單,卻總是覺得哪裡不對。
直到有一天,老師提醒我:「八段錦不是模仿外形動作,而是覺察其核心精神。」那一刻,我才開始用心去感受身體的變化——比如在某些動作中,肩膀與身體的角度必須保持在九十到一百三十五度之間,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其實藏著整個功法的奧秘。
我也慢慢明白,八段錦的價值,不只是動作的正確,而是因人而異的精準化運動。它教會我們傾聽自己的身體,根據自身的狀態,找到最自然、最適合的姿勢。這不只是運動,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在「鬆柔」的修煉中,我理解讓身體的各個部位彼此連結、相互協調的重要。如果哪裡還有僵硬,就會卡關。就像人生一樣,只有理解了來龍去脈,才能真正放下緊繃,達到和諧。
最讓我覺得困難的是「知行合一」的實踐。只有不斷實踐、一步一步去體會,學到的東西才會變成自己的一部分。正因為如此,助教與師兄姐們的耐心指導調整姿勢與鼓勵,讓我這個初學者可以體會所謂正確的感覺,自己再回去揣摩。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接觸鬆柔結構養生八段錦班4個月了,在老師的仔細講解及助教的認真示範下讓我漸漸明白養生先要養身就是要循環好、結構好的條件下才會有健康的身體。
屬於亞健康的我從前每天腰酸背痛頭腦混沌身體差到快無法工作,但自從何啟明醫生介紹來學習後,漸漸發現工作時體力變得比較好了而且太累時也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體力。
調整了中軸後也讓我歪斜的身型漸變正常,每次的練習都感受到不同部位肌肉的牽拉痠痛,整個人像是重新排列組合,這種效果是之前花一大堆錢找整脊師推拿所買不到的結果。
學習老師獨家的八段錦讓我的人生重新找到光彩雖然還不完美但我會繼續跟隨老師學習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學習八段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鬆柔兩個字,從不曾想過自己的身體已被折騰到有一天看似簡單的放鬆放柔也需要學習。
肩頸僵硬、腰酸、手腳冷麻等困擾我有些年的症狀光是練正確的站、眼神牽引、順隨身轉和節節鬆開等基本動作配合身深伸展,就讓我的肩膀、脖子鬆柔許多,腰的酸麻痛感減少,身體氣血循環改善讓四肢更容易回暖。
因為練習後的效果顯著,現在連工作時腦袋也會不自覺的提醒自己要鬆柔,要隨時調整身體姿勢盡量不做違反身體正確結構的動作以減低身體不適感的累積速度,而這麼做對我來說確實有效果。
但能達到這些目標真的要感謝老師和助教們費盡心思和不厭其煩的指導,這真的不是看看影片就能心領神會的,尤其是那些自創和首創的動作透過講解,和課中練習時耐心的為學員~~量身式的調整(這點很重要)~~才能學習到八段錦固中軸的真正養身目的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我是一個懶得運動坐辦公桌的人,年初買了新機車,因為比之前的車重了20公斤,移車都覺得搬不動,想說等附近運動中心蓋好以後,去做點重量訓量長點肌肉增加肌力,可能會比較好搬。
可是上了八段錦初階課程,練習幾個月以後,有天移車時,就很自然屈膝,用不開肩的姿勢使力,沒想到就能輕鬆移車。
原來,以前不是肌肉量不足,是搬動的姿勢不對。
學會了正確的使用身體方式,除了可以做到以前覺得吃力的動作,也讓身上肌肉更為結實,身形也比之前好看,如果,能持續使用上課學到的原理跟功法,應該對健康與身形更有助益。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學員自發紀錄製作的分享影片
可以明顯觀察到
在學習前 VS. 學習後
體態的差異
謝謝本期班長復蓉的用心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因為工作的性質,年輕時使力不當,加上生活中總是會不自覺的用力導致長年嚴重腰骨酸痛,尋找過許多西醫、中醫、民俗療法都無法改善,偶然間接觸到八段錦,謝謝均仁兄和碧兒老師想說試看看。
我們要聽自己的身體的訊號,根據自身的狀態,找到最自然、最適合的姿勢,將八段錦的原則融入生活,用鬆柔筋骨增加身體循環、強化身體結構,才能真正放下緊繃,讓身心感到和諧。
八段錦沒辦法達到快速消除筋骨病痛,但持續練習絕對可以有所改善。以前站一下就覺得吃力,現在有感到稍有緩解,若勤加練習,一定會更加有感。
謝謝老師和助教非常的細心耐心貼心的指導,學員們的互動分享經驗!再次的感謝您們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因為懶惰常常姿勢不良脖子跟腰椎疼痛,記得第一堂課老師就強調「鬆柔」和「中軸」的觀念很是吸引常緊繃我的。
學習八段錦讓我更能覺察我的身體狀態,什麼姿勢適合我,什麼姿勢不利於我,尤其眼神牽引在我日常的幫助很大,讓我不至於過度、過急的使用我的身體。
雖然目前練習的頻率還不算太高😝但每個動作都有利於舒緩身體的壓力與緊繃,鬆開的感覺真的很舒服!!
也很謝謝老師與助教們每次耐心、用心的教導以及同學們的陪伴,每次上課的學習都感到身心非常平衡及舒適,很喜歡上課的感覺。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最初因為行坐課而認識了宗岳門,在行坐課程中建立了養身,結構好循環好相輔相成的觀念,以及練習掌握身體正確的重心位置&走路姿勢,對於"不用力"這個概念感到新奇卻也很認同;
在八段錦課程學習到如何透過深層伸展進而強化、改善中軸,並且以不用力的方式完成各式動作,
坦白說兩門課的學習過程中時常面對挫折&無力感,因為操作的關鍵在於原則而不在於外型,經常不確定自己的動作做的是否正確,或者是理解了原則但現有身體條件還做不到位,但感謝有同學、學長姊們的提醒與心得分享,還有老師、教練們的耐心指導,每次調整修正一點,持續練習累積,就會離目標更近一些。
身體會伴隨我們一輩子,行站坐臥更是每天日常,從小到大卻沒有一門課是身體的操作手冊,告訴我們如何正確或避免錯誤使用,又或者說,要如何在資訊爆炸、五花八門的管道中,選擇促進養身或健康的方式;預防勝於治療,選擇用什麼方式把自己照顧好很重要,這個課程對注重健康的人來說是一份很棒的禮物,所以非常推薦給身邊有需求的人,課程的價值,有上過課的才會懂。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容易緊張的人,身體雖然沒有什麼明顯的病痛,但緊繃的情緒,讓我很容易疲倦,很難感受到自己的健康。大家總說不要想太多,吃好睡好,身體自然就會好,但真的是這樣嗎?我花了幾年的時間,調節了自己的生活步調,讓自己能夠更容易入睡,為了提升食慾也安排了瑜伽跟健身,但連續幾年下來,「我還是原來的我」,我知道我還沒找到那個符合我身體需要的方法。
直到今年初,我在連續兩日的入睡後,因為身體搔癢難耐醒來,也想到自己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偶爾在坐著的時候,會忽然出現幾秒鐘的暈眩,於是我到醫院安排抽血檢查,一驗才知道糖化血色素已經達到糖尿病前期的範圍,正在我配合營養師建議,調整飲食控管和提升運動次數的同時,我身邊兩位如同良師的摯友,不約而同的都各自向我分享「宗岳門鬆柔結構養身八段錦」。
當時我除了配合營養師的建議,也還未找到讓身心感覺舒暢的方法,所以我報名了課程,希望可以「養身」成功!目前已經上到了第二期最後一堂,接著要報名「行與坐」的課程,是什麼原因讓我想要持續學習呢?
原因有三個:
一、老師在教學中,總不時的關心每個學員的領悟狀態,不斷叮嚀「不要去模仿姿勢的外型」,光是這個提醒,我自己大概花了三堂課,才開始能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體分毫的移動上。
二、在每堂課裡都有助教協助,在每一次的分組練習,助教和老師都很有耐心回應學員練習中的困頓感,上課教材就是自己的身體,在一次次的練習裡,都會驚覺自己對自己的身體好陌生,同時也很感謝能有這個機會來上課,透過幾個步驟的練習,就能完整又細緻去掃描跟效正自己的身體。
三、理解鬆柔結構養身八段錦的原理後,它就變成一個「隨時都能使用」的養身方法,我印象最深的兩次印象,一次是在買完菜回到家,準備提著兩大袋食材走樓梯時,我一提起袋子後我就抓到自己「身體的錯誤慣性」了,於是我把袋子重新放下,使用放掉身體慣性的方式,再重新提起它們,當我爬完樓梯走到電梯口時,身體是不費力的,和過去氣喘吁吁和手痠的感覺不同。
在一日作息裡,身體時刻都在變換姿勢,在沒有接觸鬆柔結構養身八段錦之前,不知道原來身體有這麼多的慣性,都在損害自己身體的本錢,當找到能把「鬆柔與結構」融入生活的方法後,在每次身體姿勢的移動時,都能更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身體,較容易緊張的狀況,也因為這樣,我能夠透過更敏銳的覺察身體,更即時的放掉從小到大的身體慣性,讓自己靠自己就會回到舒展放鬆狀態。而我原本過高的糖化血色素,在我更細膩的關照身體後,恢復到正常的數值了,但其實我從開始上課後,就停掉了健身房的課程跟瑜伽課,但身體狀態並沒有往下掉,因為每一次的練習,都在幫助身體回在最適合發揮它健康機能的狀態,現在的我明顯感受到身體比過去更有精神,睡眠品質也比過去更好,食慾也增加許多。
真摯的歡迎,想呵護自己的人,都來報名宗岳門鬆柔結構八段錦,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最佳的養身教練喔!
*本館舉辦之課程皆為「健康促進」或「武術防身」, 並非醫療手段, 亦不涉及醫療行為, 若您有身體不適, 請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第二期學員心得分享
近幾年,右膝蓋的舊傷隨著年齡增長,明顯影響我假日戶外健行活動,所以年初跟著朋友一起上了行坐養生的課程,課程中起腳、湧泉著地等等的練習,還有老師上課時給予的建議和調整,明顯舒緩了我右膝蓋、乃至於右腳在日常快走或健行時的不適,完全回應了參加課程的目的。
原本打算上完行坐養生即可,但在中醫就診時,又被何醫師推坑,身體長久積累的疼痛不適,除了中醫治療,好像應該也需要自己學習保養和修復身體,因此,接續上八段錦的課程。
八段錦除了延伸鬆柔結構的概念之外,強調「中軸」的八式練習,讓我長期久坐辦公室、又姿勢不良慣性駝背的身體獲得修復的機會,特別是在肩頸痠痛的改善上。
雖然,一直偷懶還沒養成練習八段錦的習慣,但每當工作又忙碌到身體緊繃不適時,抽空練習眼神中定、雙手托天、單舉、節節鬆開等動作,都能舒緩當下身體的緊繃和不適;在後期課程的練習,也感受到原本只能短淺的呼吸、逐漸可以較爲深長。
並且從年初參加行坐養生課程前,快走3公里就膝蓋不適的情況,到年底八段錦結業,可以快走+慢跑超過7公里,感受到正確對待自己身體、認識中軸所帶來的舒適和力量。
當然,要修復長期損傷的身體,還需要持續的練習,應該也還有許多應該仔細練習的部份。
非常謝謝老師的教導、助教細心又有耐心的指導修正,還有同學們ㄧ起學習和相互的分享。
*本館舉辦之課程皆為「健康促進」或「武術防身」, 並非醫療手段, 亦不涉及醫療行為, 若您有身體不適, 請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鬆柔結構養身八段錦合格授課講師〉
經本館培訓合格並授予鬆柔結構養身八段錦講課資格者。
李健儒館長
鬆柔結構養身八段錦課程創始者
〈請注意〉
依據本門組織規範,舉凡本門聘任之專業教學者,如:教練、助教、講師、指導員等,皆不涉及招生事宜。凡因私下招生,損及學員權益,將予以解任,且須自負學員權益等責;學習請認明合格教練,維護自身學習品質與權益。